
Hi,我是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成果转化AI技术经理人!
近年来国家提出数字经济的方针战略,各行各业都开始了数字化的浪潮,各类楼宇建筑、园区、社区、医院也在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发展,从传统园区模式开始向智慧园区、数字园区不断演进。但目前仍然缺乏系统性的规划,多数处于传统的单点功能建设模式,智能化系统仍相互独立、管理粗放且存在服务不及时、问题难发现等问题,已越来越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各类园区、楼宇建筑管理的多样化需求。因此在需求和技术的双轮驱动下,未来的园区、楼宇建筑的智能化建设必然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建设迈向融合共建、从单体智能到融合智慧、从服务滞后到定制 服务。未来随着新型基础设施连接范围的扩展,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必然将推动楼宇建筑、各类园区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因此本项目结合市场的发展需要与公司在多个同类园区、智能建筑项目的运营管理现状,面向园区安全、运营成本、安防监控、管理效率、感知体验、节能减排等需求,通过运用模式识别、物联网、数字孪生等技术,以全面感知和泛在联接为基础构建人、机、环的深度融合体,对各类园区、楼宇建筑进行全生命周期仿真模拟,使得整个管理平台成为具备主动服务、智能进化、开放协同等能力特征的有机生命体和拥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帮助业主单位打造基础设施高端、管理服务高效,创新环境高质,可成长、可扩充,面向未来持续发展的数字化运营管理平台。 平台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构筑整个建筑物的中央监控与管理界面,通过电子地图、可视化的统一的图形界面,管理人员可以十分方便、快捷地对所有子系统进行实时监视、控制和集中的统一管理,生动形象的显示所有子系统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可实现跨子系统的联动功能,当子系统设备发生故障报警时,集成系统平台可以直观形象的显示其设备位置和报警信息,提供管理人员进行处理,并可以执行相关的联动动作。通过模式识别技术动态模拟或监测实际环境中人、机、环的真实状态、行为和规则,实时监测园区、建筑内人数、车位占用及空闲数量、实时电耗、实时水耗、人车动态、设备运行状态、关键位置实时监控视频、能耗走势等数据,以智能决策、辅助决策和持续优化,建立全方位的智慧综合运营中心,最终实现管理状态可视化、事件可控化、业务可管化的立体式智能管理。 目前本项目基于模式识别的数字园区智控技术研发与平台的各类成果已在公司多个项目进行了运用,年销售额超2亿元。 本项目累计获得7项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5项外观专利授权,申请9篇软件著作权,在国内外多个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完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成果鉴定(鉴字【2019】第005号),完成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科技成果鉴定(鉴字【2021】第005号)。本项目运用落实案例先后荣获“2020-2021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2021年度江苏省优质工程奖‘扬子杯’”、“2020年度南京市优质工程奖‘金陵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