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

打造数字经济新高地,江苏新推“20条”送助攻

2022-06-06 来源: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 作者:超级管理员

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江苏省人社厅制定《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服务数字经济发展若干措施》(下称《措施》),重点围绕支持建设数字经济创新平台、加快培育数字经济创新人才、推动数字领域就业创业等方面,昨天正式出台20条具体举措。

《措施》中有何针对性举措?对江苏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新高地将发挥什么作用?

 

支持重大创新平台、产业体系建设
数字技术创新能力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面对数字领域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创新平台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近召开的江苏全省数字经济发展推进会议强调,要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新高地。

在支持数字经济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方面,《措施》明确,将采取针对性举措支持完善重点产业链体系,构筑引才聚才强磁场,助力加快打造数字产业集群。

 

一是给予政策扶持。授权紫金山实验室“自主引才、自主设岗、自主聘任、自主评价、自主定薪”,支持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高端人才引进予以倾斜。会同编制部门建立事业编制人才“周转池”,建立引进急需紧缺人才绿色通道。

二是促进成果转化。会同科技部门建立技术经纪人职称评价标准,会同工信、科技等部门贯通数字经济领域产业、科技、人才项目评价支持,集成支持数字经济科技攻关项目成果转化。

三是助推能级跃升。支持南京、无锡、苏州等数字产业集中的地区围绕软件和信息服务、智能电网装备、物联网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争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能级载体平台。

在推动数字经济产业体系建设上,《措施》提出,通过实施数字技能提升行动、加强数字经济专业人才培养、拓宽富余从业人员安置渠道,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今年以来,围绕数字产业布局建立4个省级高技能人才专项公共实训基地、5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江苏人社部门拟定江苏省数字技能人才服务产业园建设方案,与华为、京东、科大讯飞等头部企业签订联合培养数字技能人才协议。支持36所技工院校新增数字技能类专业62个,占全部新增专业的55.4%。在技工院校新建6个数字类品牌特色专业群、8个数字类一体化教学名师工作室。启动数字技能人才评价技术资源快速响应机制,确定区块链应用操作员等19个职业(工种)评价规范、题库开发项目。

 

下一步,江苏人社部门将聚焦“智改数转”,重点打造集培训、评价、选拔、使用、激励于一体的数字技能人才培育机制,市场主导、共建共享的数字技能资源供给体系,多层次、高效协同的数字技能重点攻关平台。力争建设 10 个省级数字高技能人才专项实训基地,争取培育 20 个数字技能领军人才领办的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省重点技师学院普遍建立数字技能类品牌特色专业群,培育5所数字技能教学资源开发应用突出的省级高水平技工院校,创建 10 个省级数字技能一体化教学名师工作室。

 

联合工信部门实施数字经济卓越工程师知识更新培育项目,每年遴选培育1000名数字经济卓越工程师。联合工信等部门建立全省“数字工匠”培育库,动态发布人才需求清单。加强“智改数转”企业分流从业人员就业帮扶,精准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等政策。加强分流职工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开展整建制购买就业技能培训,每人至少提供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荐,促进其尽快转岗再就业。

 

壮大“数字尖兵”
 

数字人才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因子”。

《措施》围绕创新数字经济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也提出相关举措。作为人才综合管理职能部门,人社部门将强化数字经济人才“引、育、留、用、转”全链条保障,夯实数字经济发展的人才基础,让更多的数字人才集聚江苏、创新创业,促进技能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壮大“数字尖兵”。

一是加大数字经济人才引进培养。建立健全紧缺急需数字经济人才引进“发榜应征”机制,实施高端数字经济人才引进计划,加大国际一流人才和旗舰团队的引进力度。将数字经济领域人才纳入各类人才计划支持范围,扩大高端数字人才在国务院特殊津贴、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入选比例,卓越博士后计划对数字经济领域予以倾斜。鼓励事业单位聘用的高端数字经济人才实行市场化薪酬,在单位绩效工资总量中“单列”,不受单位绩效工资总量限制。

二是加强对数字技能人才支持力度。支持地方政府、行业部门(协会)、龙头企业、职业(技工)院校举办数字技能大赛,优先纳入省级职业技能竞赛。加大对数字技能人才评比表彰力度,引导产业链链主企业设立数字技能首席技师,优先试点评聘数字技能特级技师。将数字技能相关职业(工种)高级技师纳入省级高级技师岗位技能提升培训范围。

三是提升数字经济人才服务水平。在“江苏省人才服务云平台”开设线上人才服务专区,助力数字经济等领域产才精准对接。探索推行江苏人才“苏畅卡”,打造服务数字经领域等高层次人才专属身份标识和权益凭证。

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新就业形态不断涌现。《措施》提出有力推动数字领域就业创业的举措。

 

推进数字经济领域就业创业。贯彻落实《江苏省就业促进条例》,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发展,拓宽新就业形态就业空间。多渠道发布数字经济就业创业政策、职业供求状况促进自主就业、工资指导价位等信息,促进自主就业、“副业创新”、多点执业等就业新业态发展。

鼓励建设一批省级创业示范基地,支持数字经济初创企业成果转化。会同相关部门举办“创响江苏”创业创新大赛,集聚一批新一代信息技术、5G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大数据、互联网、区块链、超级计算等领域相关技术专业的创业团队和优秀的创新项目。

加快数字经济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筹建江苏省数字经济人才市场、江苏省数字经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举办中国江苏数字经济人才云交流大会、数字经济重点企业专场招聘、高校毕业生数字经济系列专场招聘等数字经济人才交流活动。

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数字化转型,提供线上线下招聘、创业孵化路演、职业能力提升等各类服务。开设“云智聘”乡村振兴服务专区,搭建劳务承揽、创业培训、创业成果展示平台。

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
随着平台经济的发展,依托互联网平台就业的网约配送员、网约车驾驶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大幅增加。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措施》也作出安排。

开展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系列行动。人社部门联合市场监管、网信、公安、交通、邮政等部门,与互联网头部企业定期召开行政指导会,推动平台企业在线签订电子劳动合同或用工协议,加强用工数据监管,规范平台企业用工。

启动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推动试点平台企业为通过平台注册并接单的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实名参加职业伤害保障,综合提升新业态劳动者保障水平。

增加数字化公共服务供给,提升政府治理数字化水平,是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的具体要求。

 

“瞭望君”注意到,江苏省人社厅2019年6月启动省人社一体化信息平台项目建设,去年10月全省13个设区市、95个县(市、区)全部切换上线,实现五级人社纵向一体、四大板块横向联动,建成覆盖全省8500万人口和300万企事业单位的基础库,377个服务事项、284个网办事项、116个查询事项全程在线运行,形成“一网通办、异地可办、就近能办、全省同办”的便民服务新格局。

对于推进数字化转型,《措施》明确,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持续推动数字化改革最新成果应用,努力提升服务水平和智治能力。

依托全省人社一体化信息平台,强化上下联动、部门协同,推进数据治理和深度挖掘,深化拓展就业运行监测、社保风险防护、人才服务、职业技能培训、农民工欠薪预警、农民工综合信息服务、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等应用场景,持续推动人社数据开发运用。

 

推进电子社保卡与“苏服码”互通融合,实现各类人社政务服务全面接入“苏服办”总门户,全面支撑“苏服办”移动端各项人社集成应用。

规范统一全省人社政务服务事项和办事指南,及时公开人社政策清单和办理渠道,加快推进民生服务场景数字化应用,打造“苏心办”人社公共服务品牌。

深化“一件事”集成改革,推进“政策找企、政策找人”,推广“人社政务服务电子地图”,推出更多“打包办”服务、“无证明”事项、“提速办”业务,全力打造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数字人社服务体系。

 

来源: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