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

【科技日报头版头条】“激励科研人员心无旁骛搞创新”——从职称评审看江苏探索人才分类评价改革

2023-12-29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超级管理员

一套智能产线,不仅帮企业提升了25%的生产效率,也成为南京工业大学教师方成刚晋升职称的重要砝码;

一直没有职称的科研人员郭欣政,凭借扎实的学术造诣,通过“绿色通道”被直接认定为正高级职称……

如今在江苏,越来越多的“方成刚”“郭欣政”们成为人才评价改革的受益者。

2018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随后,江苏省出台《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实施方案》,重点聚焦人才分类评价不足、评价标准单一、评价手段趋同等问题。4年多过去了,在江苏的高校院所、田间地头、企业一线,“不拘一格降人才”有了全新的实践。

“职称关乎科技人才的切身利益。作为人才分类评价改革的关键环节,我们充分发挥职称评价改革的‘指挥棒’作用,激发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创造活力。”12月21日,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不同学科多元评价

进行数据模拟、建立观测模型……最近,南京大学教授刘佳成全身心投入到中国空间站的巡天望远镜项目。而一年前,他还在为职称问题焦虑。

该校人力资源处副处长孙涛告诉记者,根据学校以往正高级职称评审要求,候选人至少要发表8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的SCI论文至少4篇,且至少有1篇刊发于学校认定的SCI(科学引文索引)期刊A区及以上刊物或自然指数刊物,或发表论文入选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高被引论文或热点论文。

“刘佳成申报正高级职称时虽然达到了基本要求,但他是当年申请人中发表论文数量最少的。仅以论文数量来看,他的竞争力不明显。”孙涛说,职称评审改革后不再唯论文,如果申请人承担的科研项目、获奖情况突出,可以弥补论文数量的不足。

在新的评价体系中,“主持一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的课题、教授5门本科课程并获奖”等业绩,助力刘佳成由副高级职称顺利晋升为正高级。

孙涛说,目前,南京大学在职称评审中,为一些小众冷僻、专业特色明显的学科增设了专用先进技术组和特殊岗位组。自2019年至2022年,已有7人通过专用先进技术组的考核晋升为教授,3人通过特殊岗位组的考核晋升为教授。

不同学科成果的多元评价,在苏州大学也蔚然成风。该校人力资源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9年职称评审改革以来,教材、论著、专利、项目报告等成果都可以折算为论文。”比如,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专业教师晋升教授时,可凭1件欧日美或其他地区国际发明专利,或2件国内发明专利,或作为负责人制定出版过2项国家标准、规范,折算为1篇论文。

人才分类评价,也让江苏的农业科研人才吃下一颗“定心丸”。自2020年起,江苏将全省农业科研人员分3类进行职称评审。除了论文,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的情况,以及调研报告、咨询建议等指标,均可以作为申报高级职称的业绩。

 

发挥市场“试金石”作用

如果不是得益于人才评价制度改革,方成刚可能至今还在为职称晋升而困扰。此前,他虽然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颇有建树,但因高质量论文篇数少、承担纵向课题的分量不足,2013年获评副教授后,便止步于此。

2018年,南京工业大学在高级职称评审中,首次设立了“社会服务型教师”的晋升类别。在这一类别的高级职称评审中,“制定国家、国际标准1部或制定行业技术标准1部并经主管部门批准得到应用,可视同核心期刊论文2篇”的规定,成为一大亮点。“任现职以来自然科学类、工程技术类和建筑学科类科研项目到校经费单项300万元以上或累计800万元以上”等指标,也成为晋升正高级职称的可选项。

2021年,方成刚团队与企业签下的一笔340万元的项目合作协议,成为“加分项”。再加上论文、8份第一发明人专利、主持制定的行业技术标准,方成刚最终顺利晋升正高级职称。

“对于这类学者,我们更看重其成果转化的收益、横向课题到账经费等指标,希望他们帮企业解决真问题,攻关‘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南京工业大学科研院副院长王璐告诉记者,自2019年以来,通过“社会服务型”类别,学校共有19人晋升到正高级职称、29人晋升到副高级职称,涉及机械、土木、交通、经济管理等专业。

在江苏,市场评价在科研人员职称评审中的“试金石”作用开始显现。以苏州大学为例,2019年起,论文退出了“社会服务与技术推广型”高级职称评审的必选项,取而代之的是科技成果转化到账经费,主持或参与的单项课题经费,国家或省(部)级科技进步、技术发明奖项等指标。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江苏在人才评价改革中,逐步引入市场评价和社会评价,将申报人员创造的市场价值、获得的创业投资等作为考核认定的重要依据,通过其创造的经济效益、社会价值和实际贡献,来评估申报人员的水平和潜能。

 

 

打通“绿色通道”

郭欣政长期致力于视网膜神经保护和修复研究,此前辗转于国内外高校深造、任职,多篇成果论文以独立第一作者发表在《细胞》《自然·通讯》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

郭欣政虽然获得了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准长聘教职和博士生导师资格,但还缺少职称认定。2022年,他入职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在这一年的江苏省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高级职称评审中,获评正高级。

“如果按照传统的职称评价方式一步步‘升级’,评上正高级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郭欣政说,“现在从没有职称到一下子获得正高级职称,有很大的归属感!”

如今,他和团队正围绕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老年黄斑变性、遗传学视网膜病变等重大眼科疾病,开发相应的基因治疗策略来保护和修复视觉。

郭欣政不是唯一的幸运儿。对这类人才的具体考核,江苏关注他们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关键性重大科技成果方面的突破,也注重建立与产业发展需求和经济结构相适应的企业人才评价机制,放宽学历、资历、年限等申报条件,突出业绩导向。“让职称评价的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得到充分彰显,激励科研人员心无旁骛搞创新!”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说。

自江苏2018年推行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高级职称评审以来,一批无职称、无论文,或者职称层级、论文、专业技术工作年限等条件不符合相应专业技术资格条件要求,但品德、能力业绩特别突出的专业技术人才获评高级职称,总计2057人,其中388人从无职称被认定为高级职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江苏将进一步通过改革释放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制度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和科技竞争优势!”

 

 

来源:科技日报